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,据国外媒体报道,《纽约时报》网络版周二撰文称,由于Google Places本地化服务采用了“众包”(crowd-sourcing)模式来判断企业是否正常营业,导致竞争对手之间恶意竞争,使得原本正常运营的企业被打上了“永久关闭”的标签,从而引发了用户的不满。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:
8月中旬的一天,詹森·鲁尔(Jason Rule)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,因为他在堪萨斯州海斯市(Hays)的一家咖啡厅“被关门”了。
在现实世界里,这家名为“Coffee Rules Lounge”的咖啡店仍然存在,但在谷歌地图中却有好几天被标记为“永久关闭”。在那段时间里,任何人通过手机搜索这家咖啡店,都会看到这家店已经关闭的消息。鲁尔对此表示,“我们离70号州际高速公路并不是很远,我相信很多人路过时都直接跳过了我们。”
在最近的几个月中,很多经营状况良好的店面都曾在谷歌的服务中短暂消失--有的几小时,有的则长达数周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很容易在Google Places中报告一家企业倒闭。 Google Places是一款相当于黄页的本地化服务,通常会列出一家企业的地址、描述、照片、评价以及在谷歌地图上的位置。但同样还有一项“报告问题”的服务,其中一个选项就是“此地已永久关闭”。如果有足够的用户点击这一选项,该企业的状况就会被标记为“报告关闭”,等到谷歌审核后再标记为“永久关闭”。但谷歌拒绝透露审核方法。
谷歌的竞争对手必应和雅虎也分别推出了Bing Local和Yahoo Local两款与Google Places竞争的服务,而且同样允许用户报告某家企业已经关闭。但由于流量较低,因此遭遇上述问题的概率要小的多。Google Places创立之初就提出了“众包”的理念,让用户自己更新信息。但与其它开放的系统一样,该产品同样会遭遇滥用的问题。汇报一家企业“关闭”已经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不正当战术手段。
美国市场营销公司Catalyst eMarketing分析师琳达·布奎特(Linda Buquet)说:“今年6月开始出现很多类似的投诉。很多咨询师现在也可能提供类似的建议。”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这种情况发生的范围,但的确有不少人开始在谷歌论坛中投诉。
谷歌发言人加布里埃尔·斯特里克(Gabriel Stricker)拒绝就此问题发表任何评论,不过该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,并且正在努力解决。斯特里克在电子邮件中表示,“我们知道谷歌地图的列表对许多企业主而言都是重要的工具。我们将会对此问题进行修复。”对于遭遇上述问题的企业主或知情用户而言,可以通过点击“信息不实”按钮来修复这一问题。在某些情况下,企业会很快重新恢复到“开张”状态,但也有一些情况无法奏效,或者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“重新开张”。
此举似乎也引发了谷歌的关注:自8月中旬以来,当有企业被添加“永久关闭”标签后,企业主便会收到谷歌发来的一封提醒邮件。不过业内人士认为,尽管谷歌的做法非常积极,但不够充分,因为这个标签已经足以导致企业失去客流